日前,Qubic矿池被怀疑通过掌控门罗币过半总算力实施了所谓的51%攻击,采用自私挖矿方式排斥其他矿工,实现对记账权的垄断。而在BTC网络中,类似的威胁似乎正在显现。

8月19日,网友 @l3olanza 发现,BTC网络中前两大矿池——Foundry USA和AntPool(蚁池)的总算力占比已超过全网的51%,这意味着它们理论上具备联手发起51%攻击的能力。

具体来看,Foundry USA的算力占比为33.6%,而AntPool的算力占比为17.9%,两者合计达到51.5%,超过了全网总算力的一半。

对此,网友 @CPOfficialtx 表示:“要对BTC构成威胁,需要两家矿池合谋……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发生。包括矿工在内,没有人愿意遭受损失。不过,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两个或多个矿池控制超过51%算力的情况。”

历史案例也表明,矿工可以通过切换矿池来应对潜在的恶意行为。网友 @uonnaberich 提到:“2014年,当GHash.io矿池的算力接近BTC全网51%时,矿工们自发撤离,使其份额回落至38%左右,迅速恢复了生态平衡。”

然而,部分社区成员对当前状况表示担忧。网友 @JacobKinge 指出:“Foundry USA最近连续挖出了八个区块,这一现象令人震惊。BTC的中心化程度已经危险至极,一小撮矿工和内部人士既掌控着网络,又操纵着价格。更糟糕的是,现在区块空空如也,手续费暴跌至1聪/字节,BTC的实际使用率大幅下降。”

也有网友从概率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网友 @JeffPasquino 认为:“截至去年,Foundry的算力占比约为32%。连续挖出7个区块的概率仅为0.03%,但这并不罕见。按三分之一算力估算,Foundry每小时应能挖出2个区块,即每天48个。因此,任意一天中,Foundry连续挖出7个区块的概率为4.8%。这不过是数学在按时交租罢了。”

网友 @CsTominaga 则以讽刺的语气回应:“信徒们又开始大惊小怪了。掌握40%算力连挖八个区块?这不是黑魔法,只是概率学伸了个懒腰。BTC白皮书第五章早已说明:矿工和节点本是一体,活跃的从来不超过二三十个,眼下大概就13个。所以这并不是去中心化已死的证据,不过是数学在履行职责。”

教链此前曾解释,对于BTC这种重型PoW链而言,51%攻击很难通过重写历史数据盗取资产,也不能破解地址私钥。即便是双花攻击,其成本也往往高于收益。

历史上,一些小型PoW链曾因51%攻击导致中心化交易所被欺骗,攻击者通过充币撤回的方式实现假充值,并在其他平台开空单盈利退出。而本文开头提到的某矿池对门罗币的自私挖矿攻击,则是一种新型策略,旨在吸引更多矿工加入,从而进一步扩大算力掌控。

至于Foundry USA和AntPool是否会联手进行类似攻击,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它们是否愿意舍弃声誉合谋;二是整个BTC社区的矿工是否会选择短期利益,还是兼顾网络的长久发展。

最终,这是对社区的考验。再完美的设计和机制,也抵挡不住人心的败坏与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