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亮点

中国注入超过 1.1 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提振市场并将比特币定位为替代品。

美国债务超过 38 万亿美元,印钞风险加剧了比特币的避险吸引力。

比特币价格达到 125,689 美元,ETF 流入金额达 32 亿美元,其全球对冲作用得到加强。

全球经济似乎正在重演一个熟悉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可能再次点燃比特币的热情。从亚洲到西方,主要经济体正悄悄准备向其金融体系注入新的流动性。

就像 2020-21 年一样,这可能是比特币和其他风险资产飙升的基础。

全球流动性激增可能推动比特币牛市

2025 年 10 月,中国人民银行(PBoC)宣布1.1万亿元人民币(1548亿美元)央行开展6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845亿美元注资)就在几周前。

目标很明确:支持放缓的经济,稳定房地产行业,并协助面临财政压力的地方政府。

随着人民币徘徊在多年低点附近,全球资本越来越多地寻求替代价值储存手段,将比特币定位为“数字安全阀”。

一位市场策略师表示:“来自中国的每一次流动性浪潮,往往都会波及全球风险资产。这一次,比特币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美国债务危机和流动性危机表明需要使用比特币进行对冲

在太平洋彼岸,美国国债目前每天增加约60亿美元,本月已超过38万亿美元。包括唐纳德·特朗普在内的政界人士已经暗示美国必须“摆脱债务”,这表明印钞和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很快就会回归。

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如果财政部的现金余额跌破 7000 亿美元,美联储将考虑采取新的刺激措施,此举可能会从银行抽取 4000 亿至 5000 亿美元的流动性。

彭博宏观分析师指出:“每当美元涌入金融系统时,比特币等硬资产就会走强。”

这股迫在眉睫的流动性浪潮可能再次使比特币成为对冲美国货币扩张和通胀风险的工具。

日本和欧洲准备采取更多刺激措施,提振全球加密货币需求

在日本,市场已经对近期支持刺激政策的政治转变做出了反应。大选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日经225指数飙升近5%,反映出投资者对减税和财政支出的乐观情绪。

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增长依然低迷。欧洲央行预测2025年欧洲GDP增速仅为1.2%,勉强超过人口增速。随着通胀降温和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央行仍为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敞开大门。

一位欧洲央行观察员表示:“欧洲的政策灵活性有限,但如果经济放缓加剧,注入流动性将不可避免。”

亚洲、欧洲和美国似乎正携手迈向全球流动性的新时代,这对比特币的下一次重大突破来说是一个完美的风暴。

比特币成为全球流动性风暴中的避风港

比特币已从边缘走向全球金融中心。2025年10月6日,它创下了历史新高。高达 125,689 美元,受每周 32 亿美元 ETF 流入的推动。

贝莱德旗下的 iShares 比特币信托 (IBIT) 目前管理着超过 962 亿美元的资产,而富达旗下的 FBTC 上周又增加了 6.92 亿美元。预计仅在 2025 年第四季度,现货比特币 ETF 就将从流通中撤出近 10 万枚 BTC。

比特币的市值已超过 2.45 万亿美元,且亚洲和欧洲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它正成为对冲全球流动性风险和法定货币贬值的最佳工具。

美国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高级基金经理表示:“比特币不再是一种投机资产,而是全球资产配置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 年有何不同:机构采用将巩固比特币的地位

与上一轮周期不同,如今加密货币市场的基本面更加强劲。机构采用速度加快,监管框架更加清晰,流动性也通过 ETF 和结构性产品不断增强。

美国监管机构甚至正在审查养老基金对加密货币投资的访问权限,此举可能会释放数十亿美元的新机构需求。

富达策略师表示:“我们正在见证比特币成为全球宏观资产的主流。”

随着各国央行注入流动性,投资者寻求避免法定货币贬值,比特币将成为 2025 年全球货币重置的主要受益者。

许多顶级分析师预测,到 2025 年底,比特币的价格可能达到 20 万美元——在全球同步刺激措施的背景下,这一水平可能不再显得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