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的最新警告再次引发人们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监管分散化现状的担忧。这种局面可能很快会对金融体系构成威胁。
二十国集团(G20)支持的这一监管机构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数字资产行业市值在过去一年几乎翻倍,但大多数国家仍未能建立统一的框架以应对该行业的全球化特性。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成立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旨在监测系统性风险。该组织承认,虽然自2023年发布指导方针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的加密货币监管仍呈现“碎片化”状态,主要由不完整的法律和执法协作不足所导致。FSB秘书长约翰·辛德勒(John Schindler)向记者表示,加密资产“不受国界限制”,并警告称,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数字代币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稳定币成为重点审查对象
报告特别关注了稳定币领域。过去一年间,稳定币流通量飙升近75%,达到约2900亿美元。金融稳定理事会指出,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包括美国,在《GENIUS法案》通过后)对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实施了明确规则。其他国家则明显滞后,这引发了对监管盲点可能被利用的担忧。
该机构评估了包括欧盟、英国、香港和美国在内的29个主要司法管辖区,得出结论认为,当前的国际协作仍过于有限,无法有效管理潜在的溢出效应。辛德勒强调,问题不仅在于制定法律,还在于确保各国政府合作执行,并警告称:“若缺乏共同执法,单一国家的监管框架将失去意义。”
.dark-mode .read-more {background-color: #343a40 !important;}市场动荡加剧潜在风险
就在一周前,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崩盘,数小时内市值蒸发近200亿美元。尽管金融稳定委员会认为当前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仍在可控范围”,但它警告称,若监管无法及时跟进,不断增加的机构参与度以及政治支持——尤其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推行的亲加密货币政策下——可能进一步放大危机扩散的可能性。
为防止未来危机发生,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八项新建议,敦促各国政府协调标准、强化跨境监控,并填补离岸实体逃避审查的执法漏洞。
更广泛的视角
自2022年FTX和TerraUSD/Luna两大交易所轰动性的崩盘以来,全球监管机构被迫重新审视其策略。然而,尽管多次发出警告,各国推进监管的速度却差异显著。正如一位欧洲监管官员今年早些时候所言:“即使是一个小型市场,在涉及数字资产时也可能引发全球性后果。”
金融稳定理事会警告称,如果不改善国际协调机制,下一次危机可能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领域,而是波及整个金融体系。
来源: 路透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