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俄罗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达成共识,将加密货币合法化用于对外贸易。 该计划将在2025年9月试点后实施,并可能形成永久性监管框架。 此举反映了俄罗斯规避制裁并实现支付系统多样化的战略。

在多年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后,俄罗斯可能最终开始有限度地接受数字资产。

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近日宣布,财政部与俄罗斯中央银行(CBR)已同意在对外贸易中使用加密货币。

俄罗斯对加密货币采取务实态度

西卢安诺夫表示,这一决定是对当前金融限制的实用主义回应:

“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应该合法化,并接受立法监管,”他说。“我们将与俄罗斯联邦金融监管部门合作,确保并恢复该领域的秩序。”

这一政策建立在俄罗斯将于2025年9月实施实验性法律制度(ELR)的基础上——这是一项测试国际交易中使用加密货币的试点项目。

基于试点的成功经验,政府计划引入专门框架以规范跨境贸易中的数字资产。

制裁促使俄罗斯转向加密货币

俄罗斯对加密货币态度的转变更多是出于必要性而非创新。

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因西方全面制裁而被切断与主要全球支付系统的联系,包括SWIFT,以及美元和欧元的获取受限。

为应对这些挑战,政策制定者开始寻求其他途径来促进贸易和金融。

由于其无国界特性,加密货币成为了一种便捷但存在争议的解决方案。

因此,将加密货币合法化用于国际结算可能有助于俄罗斯维持与受制裁或友好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特别是在能源和商品市场。

从抵制到有限监管

俄罗斯与加密货币的关系在过去几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坚决反对数字资产,到现在逐渐转向有控制地接受。

2020年:《数字金融资产法》禁止加密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并限制其在国内使用。

2022–2023年:财政部与俄罗斯中央银行就允许加密货币用于跨境贸易达成一致。

2024年7月:立法者批准一项法案,允许企业在海外结算中使用加密货币,该法案于9月生效。

2025年3月: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下令实施为期三年的ELR,针对“合格投资者”的有限加密货币交易。

2025年4月:一家国营加密货币交易所推出,面向“超级合格投资者”。

2025年9月:对外贸易试点启动,为当前的合法化举措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埃尔维拉·纳比乌琳娜表示,该计划旨在将数字资产融入贸易体系,同时确保卢布的稳定性不受影响。

务实策略,而非全面接纳

尽管媒体报道引人注目,但俄罗斯的合法化并不意味着对加密货币的全面开放。

国内零售用途仍被禁止,即将出台的框架预计将严格规定谁可以参与交易及其条件。

然而,这一举措标志着一种深思熟虑的转变——既利用了加密货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优势,又控制了其投机风险。

如果成功,该计划将使俄罗斯成为国家监管下跨境加密货币使用的先驱,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这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