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主要证券交易所正在拒绝企业转向数字资产国库,专家表示,有必要采取严厉措施以防止市场面临“严重的波动风险”。
香港交易所近几个月拒绝了五家公司寻求采用比特币金库的申请。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消息由彭博社 报告披露。
在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上个月否认了印度首家尝试采用比特币标准的上市公司 Jetking Infotrain 的上市申请。这家 IT 培训公司计划将 60% 的募集资金用于比特币。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则禁止上市公司将超过一半的资产以现金或类似现金的形式持有,从而有效地排除了 DAT 支点。
香港 Web3 协会联合主席、律师及讲师 Joshua Chu 在接受解密采访时表示,由于每个市场优先考虑不同的政策目标,亚洲各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分裂状态可能会持续下去。
朱先生解释道:“新加坡的监管重点集中在支付和代币化支付工具的监管使用上,而香港的发展则更加以产品为中心,注重治理、投资者保护以及资本市场内加密货币产品的监管处理。”
他补充道:“印度对加密货币品牌重塑及相关活动采取更为严格的立场,而澳大利亚在其交易框架中保持谨慎、以市场行为为导向的态度。”
据 10X Research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散户投资者在数字资产国债交易中损失了约 170 亿美元,之后采取了严厉措施。报告指出,这些损失引发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采用比特币财务策略的公司
此前,全球数百家公司已经采用了比特币财政模型,这一战略由迈克尔·塞勒开创的战略公司引领。目前,该公司已持有超过640,000 比特币,价值约 700 亿美元。
本周,花旗给予 Strategy 评级“买入”,目标价为485 美元,但警告称,该股票“由于其作为比特币的杠杆代理的定位而存在重大风险”,并指出即使比特币价格适度下跌也会导致股东损失扩大。
关于预测市场 Myriad,由解密母公司 Dastan 的用户绝大多数预计 Strategy 将坚持其比特币收购狂潮,仅放置7% 的几率该公司今年是否会出售任何比特币。
“房间里的大象是 DAT 真的合理吗?” Chu 质疑道,并指出“如果没有可信的商业案例、严格的治理、健全的托管和透明的风险控制,这种 DAT 结构可能会与股东利益不一致,并可能引发监管机构担心的流动性和治理风险。”
他警告不要放松针对加密国库券的传统公司规则,并指出这些规则可以防止导致近期零售损失的“伪装成杠杆比特币交易的波动性套利壳”。
“传统的公司规则仍应管理数字资产库,”朱先生说,并警告说,放松这些规则可能会重演互联网时代的‘没有收入支持的投机狂潮’。”
Jetking Infotrain 的 JMD 兼首席财务官 Siddarth Bharwani 表示,在孟买证券交易所驳回该公司的申请后,该公司向证券上诉法庭提起上诉,“目的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澄清”。
他称,此次拒绝“错失了探索印度上市公司如何利用比特币进行负责任的创新,从而增加长期股东价值的机会”。
巴尔瓦尼表示:“印度面临的挑战是独一无二的。”他指出,尽管印度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很大且生态系统正在蓬勃发展,但“缺乏清晰度导致创始人转向海外。”
他补充说,日本和阿联酋等国家正在建立监管框架,而印度、香港和澳大利亚“需要公开支持此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