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提议放宽对持有特定加密资产的银行的资本要求。 满足严格风险控制的无许可区块链代币可能符合降低资本要求的条件。 在中国大陆维持禁令的同时,香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的地位。

据《财新》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推出了一份指导草案,可能大幅放宽银行持有加密资产的资本要求。该提案是香港在打造全球加密货币中心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份名为“CRP-1模块”的草案已分发给本地银行业,详细阐述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全球银行标准,加密货币应如何分类。该规定预计将于2026年初生效。

降低对无许可区块链资产的要求

草案指出,某些基于无许可型区块链构建的加密资产可能符合降低资本要求的条件,但前提是其发行人需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缓解策略。这一框架标志着从传统的“一刀切”式风险管理方式向更加细致入微的处理方法转变,充分考虑了代币发行人实施的治理和保障措施。

巩固香港作为加密货币中心的地位

该提案与香港此前通过的针对交易所和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管政策相辅相成。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继续严格执行其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的政策,而香港金管局的温和立场可能有助于其巩固作为受监管但创新友好的数字金融中心的地位。

监管同步发展

今年8月,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布了最新规则,要求持牌加密货币平台加强客户资产托管措施。这些举措表明,香港正努力在强化投资者保护与提供灵活的银行资本处理之间取得平衡,为更多机构参与加密货币市场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