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新兴市场对加密货币的广泛采用可能对其货币主权和金融系统的韧性构成显著风险。
报告强调,随着加密货币的用途从投资扩展到储蓄和跨境汇款,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剧。穆迪认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渗透率上升,正在推动定价和结算脱离本地货币体系,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稳定币是一种价值与传统金融资产(如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代币,而美元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的锚定货币。
穆迪表示:“这种趋势可能会带来类似非官方美元化的‘加密化’压力,但其透明度更低,且监管难度更大。”
此外,报告提到,加密货币通过匿名钱包和离岸交易所为资本外逃提供了新的渠道,个人可以秘密将财富转移至国外,进而对汇率稳定造成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穆迪特别指出,加密货币持有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区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以及银行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成为推动加密货币普及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在发达经济体中,加密货币的采用更多受到制度整合和明确监管框架的驱动。
根据报告预测,到2024年,全球加密货币用户数量预计将增加至5.62亿人,较2023年增长33%。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