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亮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 (FINRA) 正在调查超过 200 家企业加密货币财务公司,涉及潜在的内幕交易行为。

在公司宣布大规模购买加密货币之前,股价异常飙升,引发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受 MicroStrategy 启发的企业比特币投资热潮正面临合规性与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

美国监管机构目前将焦点集中在企业加密资产储备上。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SEC 和 FINRA 已对200 多家持有加密货币储备的公司展开调查。此前,这些公司在宣布加密货币购买计划前,其股价出现了明显异常波动,引发了内幕交易的怀疑。

这一调查的背景和意义何在?

可疑的股价异动

监管机构注意到,在企业宣布大规模购买加密货币之前,其股价往往会出现显著上涨,同时伴随异常高的交易量。这种模式表明,部分投资者可能提前获取了机密信息,这显然违反了《证券法》中的公平披露规则(Reg FD),该规则禁止选择性披露影响市场的信息。

尽管尚未公开任何具体公司的名称,但监管官员警告称,选择性沟通或延迟向股东更新信息可能构成市场操纵。

企业加密货币热潮

近年来,企业加密资产储备迅速增长。194 家上市公司目前合计持有超过 100 万枚比特币(BTC),总价值超过 1100 亿美元,约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4.6%。其中,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领导的 MicroStrategy以 639,835 枚 BTC(约合 700 亿美元)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 Marathon Digital 和 Twenty One Capital。

我们最近以约 997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850 枚 BTC,平均价格约为每比特币 117,344 美元,并在 2025 年实现了 26.0% 的 BTC 收益率。截至 2025 年 9 月 21 日,我们持有 639,835 枚$BTC,平均成本约为每比特币 73,971 美元,总价值约 473.3 亿美元。$MSTR $STRC $STRK $STRF $STRD https://t.co/rG5pvryeYL

— 迈克尔·塞勒(@saylor)2025年9月22日

众多公司效仿 MicroStrategy 的策略,将数字资产视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对冲工具,希望复制其自 2020 年以来的巨大收益。然而,高回报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早盘交易引发担忧

一些案例进一步加深了内幕交易的嫌疑。例如,SharpLink Gaming 的股价在其宣布4.25 亿美元以太坊资金计划前五天大幅上涨;MEI Pharma 的股价在披露收购莱特币的消息前四天几乎翻倍。此外,Mill City Ventures、Kindly MD 和 Empery Digital 等公司也在消息公布前出现了类似的股价飙升。

风险投资家 Mike Dudas 将此现象称为“一场酝酿中的大屠杀”,并呼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采取果断行动,以恢复市场对该行业的信任。

财政飞轮如何运作

企业加密货币资金通常依赖于 mNAV 机制——即市值相对于净资产价值的比例。当 mNAV 较高时,企业可以通过融资购买更多加密货币,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股价上涨 → 资金增加 → 加密货币增多 → 市场信心增强 → 股价进一步上涨。

MicroStrategy 成功运用了这一系统,但其脆弱性也不容忽视。一旦 mNAV 跌破 1,循环可能会急剧逆转,导致抛售潮并摧毁市场信心。

为应对这一局面,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企业加密活动的审查力度,提高发行门槛,并限制市场操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