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在最近的法德部长理事会上公布了联合经济议程,其中一项提议格外引人注目:在加密资产监管领域寻求与第三国合作并建立对等机制。这一提议表明,数字货币如同数据一样,不受国界的限制。这也提醒我们,稳定币——数字金融和加密货币领域增长最快的分支——只有通过监管机构将无国界设计与跨境合作相结合,才能实现全面成功。
稳定币:支付系统的升级,而不仅仅是加密工具
稳定币是互联网原生货币:始终在线、无国界、可编程,任何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使用。与传统支付渠道不同,它们周末不关闭,不依赖复杂的代理银行网络,并且可以在几秒钟内从曼谷到波士顿转移资金。从许多方面来看,它们是自20世纪70年代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问世以来跨境支付的首次重大升级。SWIFT是一项连接交易对手银行的信息传递网络创新,而稳定币则将信息传递与结算相结合,创造了支付创新的突破。
但它们的价值主张取决于全球化。各国规则的拼凑将把“价值互联网”变成碎片化的支付内网,从而破坏稳定币的效率和可及性,而稳定币正是凭借这些效率和可及性才具有变革性。
趋同的原则,不同的路径
好消息是:全球领先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欧洲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和美国的《GENIUS法案》——已经拥有相同的基础。两者都要求以1:1的比例持有高质量的流动资产,按面值赎回,定期公开报告,并遵守严格的治理、风险和反洗钱(AML)标准。两者都允许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
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GENIUS 实施更严格的准备金规则(仅限于短期国债和逆回购),而 MiCA 则允许更广泛的组合,包括长期政府债券甚至抵押债券,但也要求较高的最低银行存款比率(根据代币规模,准备金的 30% 或 60%)。GENIUS 要求每月进行证明,而 MiCA 则要求在发行时提供白皮书。MiCA 对非欧元稳定币的发行量设置了上限;GENIUS 对大型科技公司发行人设置了严格的障碍,并对旨在发行稳定币的银行提出了隔离要求。这些都是重要差异的例子,但与对安全、可信稳定币的核心共识相比,它们显得微不足道。
外国发行人:承认还是多重发行
这些框架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对待外国发行人。
GENIUS 引入了明确的等效制度:来自“类似司法管辖区”的稳定币可直接在美国发行,无需重复申请许可。这意味着,未来经美国财政部批准,符合 MiCA 标准的欧元稳定币很可能可以面向整个美国市场发行,而无需额外申请美国本地牌照。
相比之下,MiCA 要求外国发行人设立获得许可的欧盟实体,并遵守所有当地要求,包括当地储备、发行和赎回的需要,以及与发行人持有的欧盟股份和活动成比例的披露——即所谓的多发行方式。
这种差异更多地反映了时机而非理念:欧盟先行一步,在 2019 年 Libra 发布第一份白皮书后,寻求将全球稳定币纳入其范围。从最早的影响评估开始,布鲁塞尔就警告不要让外国非欧盟发行人逃避监管。MiCA 甚至要求交易所共享数据,以帮助发行人更好地计算其在欧盟的足迹,并使监管机构能够监控外国发行人的活动。早在 2023 年采用 MiCA 时,引入完整的等效制度还为时过早。尽管如此,欧盟委员会仍被要求在今年的中期审查中审查等效制度是否可以补充其方法。政治信号很明确:马克龙和梅尔茨明确呼吁跨境合作,并与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定币的互惠机制。跨大西洋的星辰正在交汇。
国际合作刻不容缓
未来的12-24个月将至关重要。以MiCA和GENIUS为主要参考框架,政策重点将从起草规则转向协调规则。机遇巨大:跨大西洋协调一致的方式将使企业和消费者相信,无论在何处获得许可,一个完全支持、透明且可兑换的欧元或美元数字稳定币在大西洋两岸都是相同的支付工具。这还将为其他主要经济体提供一个强大的参考模板——确保稳定币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公共产品,而不是一场监管竞相压价的竞争。
未能协调一致的代价将不菲。企业需要多种货币的稳定币来管理和现代化外汇流动和全球供应链。消费者也需要在受监管的本地交易场所获得流动性强、使用广泛的代币。如果没有合作,这一真空要么会被不受监管的离岸参与者填补,要么会被碎片化的、与全球流动性、效用和经济活动隔绝的国家体系填补。
开放网络的货币续集
二十年前,监管机构拒绝将互联网划分为国家内部网——开放网络蓬勃发展。如今,我们面临着货币的后续影响。稳定币可以完成互联网的开端:使价值本身像信息一样开放、可编程和全球化。
如果欧盟、美国和其他司法管辖区抓住这一时机建立认可和互惠,稳定币将成为实时全球商业的支柱,并通过无摩擦的跨境价值交换开创全球经济繁荣的新时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