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本杰明·富兰克林正在用计算器计算一百美元钞票。 盖蒂

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但其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却稳步下降,从2001年的约72%降至2024年的58%。根据美联储的数据,这一趋势表明全球货币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全球秩序变得更加多极化,IMF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将达到19.7%,而美国仅为14.8%。军事平衡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国防开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美国在财政灵活性上的限制使其债务偿还成本不断上升,逐渐捉襟见肘。

这些因素促使投资者寻求替代储备资产。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是全球“寻锚”和地缘政治风险保险的显著表现。2024年,金价上涨了约27%,而在2025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突破每盎司3800美元。

比特币作为未来储备资产

尽管加密货币的普及程度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据科贝西的信的数据,目前只有约14%的美国人持有任何形式的加密货币,约75%的投资者尚未涉足这一领域。

然而,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成熟。截至2025年8月,稳定币的市值已达到历史新高,总额达2800亿美元。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显著提升。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吸引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例如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基金(IBIT)目前已管理着数十万枚比特币。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财政整顿,美国赤字和债务将继续攀升。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55年,公共债务将占GDP的156%。2024年净利息支出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其增速甚至超过了国防和医疗保险支出。这意味着美国将持续依赖大规模借贷,并可能在压力情景下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扩大货币基础。

美元走弱通常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对于比特币而言,这种关系更为复杂,但在美元疲软和金融环境宽松的背景下,BTC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回报率。

这对比特币的长期价格意味着什么?

从美元实际价值的角度来看待比特币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美元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这使得像比特币这样的稀缺资产重新定价不仅是合理的,更反映了宏观经济趋势的变化。

与法定货币不同,比特币的发行量在算法上被严格限制为2100万枚。这一硬性上限嵌入其代码中,确保了其可预测的稀缺性。

如果美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比特币可能出现急剧的重新定价。长期内,5至10倍的价格波动更多地体现了货币和财政制度的转变,而非单纯的“加密货币专属效应”。尽管监管、ETF资金流动和机构参与可能影响短期走势,但核心驱动力始终不变——有限的供应与不断扩张的货币基础。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关键结论:在世界逐步摆脱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资产的过程中,比特币成为了一种永久的选择。

在基本情景下,随着加密货币基础设施的扩展和应用的普及,美元购买力将继续下降,这构成了比特币的结构性利好。在加速情景下,类似于过去危机时期,资本将涌入黄金和比特币等“反美元”资产。由于比特币具有更高的贝塔系数和更强的灵活性,其反应往往更快且更积极。

尽管比特币尚未被广泛纳入央行官方储备货币篮子(萨尔瓦多等主权实验国家除外),但趋势已经十分明确。创纪录的机构资金流入ETF、稳定币使用量的激增、各国央行对黄金购买量的增加以及对数字资产日益增长的政策兴趣,都指向了同一方向。这一转变不会一蹴而就,但窗口已然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