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币正从一种高波动性的数字资产逐步转型为一种可靠的金融工具,未来可能迎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Marion Laboure 和 Camilla Siazon 表示,到 2030 年,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有望成为各国央行储备资产的一部分。
在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分析师指出,比特币的表现正在趋近于黄金,其波动性逐渐降低、流动性显著提升,并且供应量具备高度可预测性。他们认为,这些特性使比特币适合用于长期资产负债表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和比特币都因投资者寻求摆脱美元及传统股票投资的多元化而受益匪浅。
特别是黄金价格,在2025年已经上涨了50%以上,创下了自1979年以来最快的年度涨幅。高盛目前预计,受主权机构持续需求的推动,黄金价格将攀升至每盎司4900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将比特币视为一种长期价值储存手段,这一趋势正逐渐扩展到比特币领域。
机构对比特币信心不断增强
例如,由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领导的 Strategy 公司已成为比特币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将其作为战略资产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核心部分。这一举措激励了其他公司纷纷效仿。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认为,比特币国库券正帮助该资产在全球投资者眼中获得合法地位。比特币在机构投资组合中的常态化,标志着其从投机性资产向战略性配置转变的重要一步。
尽管比特币缺乏实物支撑,但分析师指出,黄金同样不具备这一属性。关键区别在于加密货币市场的成熟度。
随着波动性降至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以及流动性的增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对比特币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
各国央行探索超越黄金的多元化投资
过去十年间,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央行,一直在稳步增加黄金储备。此举旨在防范地缘政治不稳定和美元走弱的风险。
德意志银行的报告表明,比特币可能很快会在央行投资组合中扮演类似角色。随着市场信任度的提升和监管的不断完善,分析师认为数字资产将对黄金和外币等传统储备资产形成补充。
最后,报告指出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尽管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上涨了近15%,但资本仍在持续流入黄金和比特币等“避险”资产。这反映出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的谨慎情绪日益增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